时间:2024-11-19 07:53:01
前几天,挚友特兄弟、我国知名金石书法大家周哲文之子、自号“刻有二代”的“耕石寮”主人周悌,拿了一本将要付梓的《藏书票书画》样书给我,让我为其写篇前言之类的文字,报以祝贺。我建议其请求俞育田先生不作《序》为欠佳。
为何?说来话长,七年前的春节,悌弟在福州东方书画社举办迎新春篆刻藏书票个展,我写出了条消息加以报导。当时福建美术出版社编辑陈艳亲临参观,意欲为悌弟出有专著点评。
为此,悌弟与我专程前往霞浦造访享誉海内外的知名藏书票创作研究专家、高级工艺美术师俞育田(笔名郁田),意欲请求其为美术社所大约书稿不作《序》。好事多磨。
七年已过,以为此书“无疾而终”了!不料“枯木逢春”,读书到将要付梓的书稿,书中收益了他创作的250多方藏书票精品。我与悌弟一样,伤心深得。
悌弟说道,这次书稿能面世,归功于桂园美术馆的大力支持。于是我连忙发信给《珍藏快报》编辑部,请求该部查询当年我放的消息及《耕石寮录》等讲解周悌的文稿。迅速,该部即发去新闻报导稿件。
我之后著手写出悌弟转交我的“作业”。正在此时得知,周哲文先生入室弟子、悌弟的学弟、颇得周老真传的篆刻家陈金光已动笔写出《前言》,并告诉其“开场”提到了福建省知名书法家蒋平畴有关悌弟“闷声行事”的真知灼见。
我甚以为然。上世纪60年代初,平畴兄与我曾与福建师院附中就学。
我们同在校学生不会共事,我时任宣传委员,主要负责管理《附中周报》的文字编辑;平畴比我低三届,热衷书法,负责管理美术编辑,每周四五大黑板的文字都靠其书写,苦练了一手好字。附中出来的学生,不受较好校训与学风的熏陶,一般都较高调,对己对人都如此拒绝。听得金光一席话,如释重负!说道刨心窝话,说道篆刻艺术,我不如金光;论藏书票艺术,我不如郁田。
《前言》有数,不亦乐乎!但悌弟不恭。我亦不忍心!悌弟意欲出有此书,谋划多年。
我与其某种程度期望。好在平畴兄关于悌弟“闷声行事”的那番话,给我很大启迪,我早已进行思路、话题,轻改为一稿。说来也精,我岳母与周哲老是世交,同为长乐人,同寄居三坊七巷。
冰心是我岳母的姑妈。儿时,周哲文与我岳母谢秀琛是福州南后街谢氏私塾同窗。我第一次到周哲老府上专访时,才二十多岁,周悌属牛,还将近二十岁,比我小两三岁。我和周哲老聊天时,他在一旁静静地听得,从来不插话。
后来他酷爱了摄影,有时候我带上最重要客人造访周哲老,他之后一旁悄悄地照片合影。更加多时候,他在一旁为父亲磨石章,拓印稿,再配墨汁,闷声行事……他说道,你是我父亲的朋友,叔叔辈分,在你面前怎敢多言。直到2006年我卸任之后,我们才有亲近认识与交流,沦为兄弟。
从平畴的“闷声行事”,我又想起福建日报原副总编辑颜振育对周悌“高调做人,高调行事”的高度赞赏。悌弟没高学历,倾倒大协会,没评低职称。“刻有二代”“职业印人”,是其对个人的定位。
他不慕无以,轻在实干。他是名副其实的“刻有二代”,我国知名篆刻艺术家周哲文之子。
家学渊源,与周哲文亦父亦师亦友。幼承庭训,“宁甘磨破千重茧,万印纷呈一志晃”,耳濡目染,昼夜刀耕。曾数度随父参与西泠印社各种主要活动,亲眼目睹老前辈亲笔编舞,眼界日渐长;上世纪90年代,随父回国新加坡举行篆刻艺术展,甚获好评。
“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”。将近半个世纪为父助手,不受教教良多,得益匪浅,使其印艺大入,创作了八九千方名章、闲章、珍藏章。其篆刻印章既承继传统,又在文字结构等方面独具匠心;其边款以魏碑居多,承传了周哲老的独有风格,甚广不受金石名家之赞誉。
创意之路,永无止境。2009年,悌弟结识了知名藏书票篆刻、研究专家俞育田后,把篆刻艺术与藏书票艺术有机融合,在藏书票创作上又迈进尚之信步伐。对这一源自西洋的古老艺术大胆展开创意,在中西融合、古为今用上做出探寻,成果丰厚:首先,搭配寿山石为材料,替换木刻、铜版、丝网等制作藏书票。
其次,把秦砖、汉瓦、肖形印等图案加以改建,与现代闲章结合,制作出有形态多样的藏书票。第三,改为木刻之单调色彩,从油墨、国画颜料改回印泥制作。
其调制的十余种颜色印泥制作的藏书票,色彩斑斓,令人耳目一新。伏案编舞之余,悌弟曾在福建老年大学篆刻班任教,为弘扬传统篆刻艺术不遗余力。
在数十年艺术实践中之中,悌弟推崇理论总结,著作出版发行了《周悌篆刻全集》《老年大学艺术课程——篆刻》和《耕石寮印艺》(三集)。现在期望多年的《藏书票书画》将要付梓,谨以此文表示祝贺!。
本文来源:中欧体育-www.liulanru.com